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12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五台山●厥高入雲●塔院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22《五台山●開花見佛●靈鷲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1《五台山●佛國聖地●顯通寺
作者: 日期: 2015.08.03  天氣:  心情:
【旅遊日誌】• 朝聖之旅21
2015-07-31


21《五台山 ● 佛國聖地 ● 顯通寺》


顯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廟,也是最早最大供奉綠色文殊的寺院。


顯通寺始建於東漢時期,它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漢明帝從西域請來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在京都洛陽建白馬寺。這是漢土建造佛寺的開端。這一年,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五台山,法眼識聖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風水,並奏明漢明帝在這裡破土建廟,揭開了五台佛國歷史的第一頁。
顯通寺是在五台山中心區台懷鎮中央,背靠凌雲聳峙的靈鷲峰,面南巍峨壯觀的大白塔,西向衝涮煩惱的壽寧法水,門臨通往佛國聖境的菩薩之路。寺院開闊,佔地43700平方米,殿宇宏偉,凡400餘間。 中軸線上,一連七進殿堂,廊房禪堂,左右對稱美觀;佈局嚴整,建築雕樑畫棟; 松柏蒼鬱,環境清靜幽雅;不愧是五台山的一座古剎伽藍,實乃是佛教界著名的一座梵宇琳宮。 在明代萬曆年間之前,它比現有的寺院還要宏大氣派。這是因為神宗皇帝為了要給慈聖李太后修建一座九蓮菩薩道場,而把顯通寺的塔院分立出去,另敕「大塔院寺」之故。因此,顯通寺的牌樓和天王殿就作了相應的調整。 其中的牌樓,被移到了通往菩薩頂的路上。這座牌樓三門四柱,中間高,兩旁低,正面嵌著一塊藍底金字的橫匾,書曰:「大顯通寺」;字體端莊,遒勁有力。


過了牌樓後,向左一拐,即是顯通寺的大鐘樓。這一鐘樓雄偉高大,氣勢不凡。上下兩層,寬、深各三間。通體望去,巍峨敦厚,雄偉壯觀。登斯樓也,眺遠望去山巒重重,寺廟簇簇;迎面而來嵐氣飛舞,霞光萬道,不由得你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在鐘樓正面的石券門洞額上,嵌著「震悟大干」四個楷體金字的橫幅石匾一塊。青石陽刻藍底,是明朝天啟四年(1624)秋尚賞司卿姜吉禮立的;它意在以鐘聲喚醒三千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的昏暗迷惑。顯通寺的敲鐘有別於拂曉時候敲得百八鐘,也不同於歲末夜半敲得除夕鐘;它的鐘聲各有各的規定,抑揚頓挫不同。可見和尚撞鐘也並非易事,自有它的一門學問哩!
在鐘樓閣背面的石券門洞額上,也刻著「慈雲普度」四個楷體金字。它的意思是說佛以雲彩那樣廣大的慈心,普遍度化芸芸眾生。兩副橫匾,相映成趣,說的是佛教要以不同的方法教化眾生,去掉迷惑,認識真理。


走過鐘樓數十步,向右一拐,就是顯通寺的第一道山門。
山門,本是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和無作門,義為修道的門徑或階級。但因為修道的寺院多在深山叢林之中,因此也稱作山門。 進了山門,就到了顯通寺的正院。
這一正院坐北朝南,中軸線上就有七層殿堂,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此外,還有鐘樓、和禪堂,亦即匕處九會殿。正院東西兩廊即是禪房客堂;院內青石鋪地,樹蔭灑院,花池中種的芍藥、牡丹等細草雜花,香氣飄溢,彩蝶飛舞,香煙繚繞,梵聲琅琅,一派佛國聖地的景象。


最特殊的是該通寺中軸線上的第五重殿宇,殿簷下面懸有一匾,書曰「千缽文殊殿」。此殿殿寬三間,13米,進深兩間,9米,硬山捲棚頂,通瓦房,坡度較陡,出檐頗短;椽檁門楣,彩繪一新;從建築型製上看,當為清代建築。前檐柱上,掛著一副木刻對聯:
法法皆圓願海應念即六度咸成
塵塵盡具行門目擊而真心普遍
殿內佛壇上,供著一尊形態殊異、端莊秀麗的菩薩聖像,名曰〝千臂千缽釋迦文殊菩薩聖像〞,簡稱“千缽文殊像”。這尊塑像高約5.4米,紫磨金身,金光耀眼,十分好看。文殊菩薩半跏趺坐於獅子背上,身著妙寶天衣,繫著百寶、瓔珞、頭戴七寶佛冠、頂戴五佛如來。身體左右伸出千臂千手。其中兩副粗大而長,高高舉起,托著一尊釋迦佛像,置於頂端;中間兩臂屈伸,雙手持鈴,置於臉盤左右;下邊兩臂舉於胸前,左手握鈴,右手拿著金剛杵。其餘臂膀伸作扇形,猶似展開雙翼,扶搖而飛。各各手中持著吠琉璃缽一個,缽中又有一尊化佛,千尊釋迦同時湧現,一派金色世界的佛國景象。


朝拜最大的顯通寺時,寺院也即將舉辦梁皇法會,我們也在此寫功德結緣。念想著這在2千多前即存在至今的寺院。

(待續)


標籤:
瀏覽次數:126    人氣指數:926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五台山●厥高入雲●塔院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22《五台山●開花見佛●靈鷲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