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12273
 ╃-ゞ痕顏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可 • 愛」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花之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當阿門"遇上"阿彌陀佛~一
作者: ╃-ゞ痕顏ゞ-- 日期: 2011.06.01  天氣:  心情:

當「阿門」遇上「阿彌陀佛」  
這個題材本來早就想寫了,但卻光有"題"無可用之"材"可寫
直到這幾天上班發生太多事使我一下筆寫個不停~~~因為太長 分三篇記錄我的草稿
------------------------------------------------------------------------

楔子

當「阿門」遇上「阿彌陀佛」  
是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我的大家庭之中,以我大嫂為中心畫出一個圓

大嫂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二十幾年, 大哥在五年前與她結婚後也受洗為基督徒
大嫂的妹妹又是個虔誠的佛弟子,虔誠到十五年前就去當尼姑
我的媽媽也就是我哥的媽媽, 又是生長在信奉傳統道教的社會

就這樣她們幾人三種宗教在一起的畫面真是弔詭
其中還有二個小傢伙, 大哥的二個小孩理所當然也跟著媽媽信基督
我無教派在其中看到哭笑不得...
但是今天我要寫的材不是以她們為材料,家裡的新鮮事容後再說
------------------------------------------------------------------------

序文

當「阿門」遇上「阿彌陀佛」
篇名不是早就想好為「阿門」或「阿彌陀佛」,而是我這幾天工作被唸了;所引發出來的靈感

第一唸;是我的科長;聽信學長的謠言;跑來唸我,我當場反證回去~「那是謠言,事情的事實 ;
科長只要把公司的錄影帶回放出來看便知曉」
(事後;我向科長會個意說:「當下我激動了;科長見諒」, 科長回 :「是我自已沒查清楚;沒怪你」

第二唸;學長在隔天來唸我幾件事,「這應該自已懂;好像我們都沒教...」唸了十分鐘;我一句話也沒回他,
 最後我只說一句:「那還有甚麼要交待的嗎」
他說:「沒有了 」就走了

第三唸;又一個老學長跑來大唸我一頓,原因當然是我被客戶陷害,我回答了幾句當時的情況後~就忍下來性子 答:「大學長你這次說了; 我以後知道了」

這才幾天;就一連串的被唸~我當然是有情緒的

我對科長的當下最直接反射~「要澄清事實」
對二位學長,「越小的學長;我就越不辯解.」..這其中自然有我的理由

事後; 我開始反省自已; 但我的反省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我所反省的是~"情緒"是怎麼來的?  要怎麼去避免情緒? 避免情緒要從哪養成?

一邊想一邊下筆~~~~結果扯到 宗教扯到 當我看見「阿門」在唸「阿彌陀佛」
思路就此開始了~~
我感覺情緒的控制在我周遭同事中可以看出一個端倪
越是能自我控制情緒的同事成就越高(當然不是絕對 只是感覺上)
那麼人的情緒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個問題似乎與年紀無關,但好像是可以由小孩子開始養成

我又開始想著:~~
情緒來自對自已心情的掌控力,自已的控制力影響了學習力影響了待人處事的行為
(注意:在這裡我指行為非本性 ,這是有差別的; 有的人本性好;但處事待人一團糟)
 又待人處事在這個以團隊合作的社會裡尤其重要
情緒的管理是否就是所謂的EQ?

後來我在寫完這三篇草稿記錄後, 去查了何謂EQ ?居然所談與我所思的不謀而合
這有甚麼大驚小怪~誰都知道EQ是情緒管理呀
先看看專家說的,再看看我把情緒管理連接到「阿門」與「阿彌陀佛」 的宗教教義~這就前無古人了吧

------------------------------------------------------------------------



1995年,哈佛大學教授Daniel Goleman出版一本巨著《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簡稱EQ)。
這本書的最大特色,乃嚐試由大腦生理學度出發,去探索人類情緒活動的源頭。

本書並指陳,由於家庭、學校教育中,疏忽對情緒教育的重視,導致在社會壓力逐漸昇高的環境下,
青少年的犯罪問題、離婚問題等皆在嚴重惡化中。情緒失控甚至成為社會亂象的源頭。

因此Goleman提出,對於情緒的掌握,不僅深深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工作能力的提昇與家庭的和諧,
未來,更是深深影響企業的生產力與競爭力。
有感於此,本文擬針對情緒的掌握─第六項修練,作一深入探索,以饗諸君。

何謂EQ ?
 
EQ ( Emotional Intelligence,稱為情緒智商 ),從廣義來看,其意謂個人自我掌握以及人與人之間圓融互動的能力或人格特質,
其涵蓋範圍,譬如如何激勵自己愈挫愈勇 (自我驅策力);
如何克制衝動與遲延滿足 (自制力);如何調適情緒,避免因過度沮喪影響工作能力 (熱忱);如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同理心)等。

1983年心理學家霍華‧嘉納 (H. Gardner)《心理架構》一書中,明白駁斥人生的成就,不單只是取決於IQ,而是多種智能的結晶。
他將其歸類為七大項:語言、數學邏輯 (此兩項即傳統所謂IQ)、
空間能力、體能、音樂才華、人際技巧與透視心靈能力 (後二項即嘉納所謂的個人智能)。

後來,沙洛維為EQ下基本定義時,萃取嘉納的個人智能觀點,並將之擴充為五大類: 
(一) 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認識自身情緒是EQ的基礎,其對了解自己、掌握自己非常重要。
(二) 妥善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包括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或不安等。
(三) 自我激勵能力:包括對目標的專注、自制力─克制衝動與遲延滿足、保持高度熱忱等。
(四) 認知他人的情緒能力:欲認知他人的情緒,是屬於讀心術的技術範疇,
       在此,同理心是最基本的技巧、其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且將心比比。
(五) 人際關係的管理能力:亦即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在此蘊涵了傾聽、溝通、說服等技術。

情緒管理的模式
任何人都不免有過這類情緒失控,而事後懊悔不已的經驗:
*今天跟女友吵嘴了,把氣帶到辦公室,刮起一陣颱風。
*夫妻大吵一架,小孩在旁吵著要買玩具,給他修理一頓。
*業績目標無法達成,心中煩悶,碰到塞車,破口大罵。

翻開報紙,一幕幕社會亂象,歷歷在目:
*飆車族被人一瞥,自認受輕視,追殺對方。
*兩輛計程車擦撞,皆自認受害,聚眾群毆。
*卡拉OK爭風吃醋,回家取傢伙,縱火報復。

EQ對人生成就的影響
一般人總以為高IQ即等於高成就;且IQ是先天上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每個人的命運被天註定了。
但是,這種宿命論卻無法解釋許多經驗上的事實。

曾有人追蹤1940年代哈佛大學95個畢業生在中年後的成就,以薪水、生產力、本業位階三個標準來看,
在校成績最高的不見得成就較高;IQ高對生活、人際關係、家庭、愛情的滿意程度亦不是最高的。
因此,IQ已無法解釋人生成就的能力。而相對地,這問題的關鍵,卻可以在EQ找到完整答案。

為了凸顯EQ與人生成就的關係,以下吾人嚐試由五個剖面來深入分析:

EQ對一個人管理能力的影響
一個人若只會管理事務,那麼,他是個卓越的技術人員。
相對地,一個卓越的管理人員,他就必須懂得拿捏人際關係,維繫團隊成員間和諧運作。
未來,卓越的管理者,除了必須具備優秀技術能力外,尚必須具備以下的人格特質(EQ):

1.自制力強:能掌握自己情緒,將工作做均衡安排。
2.創造力強:向問題挑戰並主動向別人或環境學習。
3.協調性強:能判別優先順序並適當組織人力因應。
4.說服力佳:具有凝聚向心的領袖魅力。
5.具幽默感:談笑之間,化解歧見,促進團隊合作。

提昇EQ的方法
從以上的探索,吾人可以歸納出兩點心得:
第一、從自我的角度來看,EQ意謂一個人內在的人格屬性,其包含對事物的判斷能力、鑑賞能力、思維方式、行為意向與態度的綜合體。
而且,每個人有其特殊的個性,因此俗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因為一個人個性的塑造,除受先天遺傳(老祖宗的求生本能)影響,尚受後天學習環境(父母、師長、朋友等)的薰陶。
因此,每個人的個性都是可以重新塑造的。

第二,從人我的角度來看,EQ意謂人際關係圓融的互動能力。
其包含同理心、傾聽、解決糾紛等人際互動技巧。而這些人際互動的技巧亦是可以學習強化的。

因此,吾人可以肯定的說,一個人只要有心改變自己,透過學習,他就有機會變成他想要的自己。
以下,吾人從生活經驗中,擷取四個原則,提供作為修練EQ參考:

1.自省:如同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人貴自知,知道自己天賦的優點,進一步強化之;知道自己天生的缺憾,努力改善之。
2.自律:不斷叮嚀自己遠離撒旦的誘惑,堅持原則。包括不斷提醒自己抑制衝動的個性;亦不斷訓練自己有延遲滿足的耐心。
3.自動:點燃心中一股熱忱,不斷驅策自我向目標挺進,向所有的抑鬱、沮喪說不。
4.同理心:人只要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去了解他人感受,必可得到他人的共鳴與接納,人際關係必然圓融。




 ------------------------------------------------------------------------

暈~看到這裡;我又不免為自已的推演; 有卓越的理解力了
以下就是我未查專家論文時的續自述~~
自筆到情緒管理就是EQ吧!

那麼EQ影響到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由小而大都是如此,小時後的學習; 青少年交友; 青年時期的戀愛

到結婚 生子 教育小孩...等家庭生活..一直到社會工作的表現 都與EQ有很大關係

那要如何學習EQ呢
我的思維跳脫專家們的意料之外

我把如何提高情緒管理EQ訂定在一種提昇心靈的教育

那麼甚麼又是心靈教育呢?
宗教;就是宗教
宗教就是一種心靈的教育
;一種修心的教育
(*這是在
「阿門」遇上「阿彌陀佛」二 ~三篇「阿門」與「阿彌陀佛」展「破原象」~導引出來的*)
也是我們常聽說的~修身養性 這四個字

原來古人說的
修身養性就是包含提高EQ(情緒管理)~
提到修身養性~我們包括我; 以前都以為那是老人家的事,其實不;那是可以從小養成的
修身養性就是心靈教育,心靈教育就無分別是小朋友或老年人
小朋友或老年人都有情緒~
人一生出來就有情緒


原來宗教不只是一種無形的信仰還是一種流傳下來的心靈教育 (無論
「阿門」還是「阿彌陀佛」)
可以幫助我們運用在現代社會 不能說是運用 而應說無形的散發出那種氣韻--情緒管理EQ
終於連結情緒管理EQ宗教之間的關聯性了


標籤:
瀏覽次數:399    人氣指數:5919    累積鼓勵:27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可 • 愛」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花之悟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6-09 00:29
他, 82歲,高雄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03 22:39
她, 99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02 23:19
她, 99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