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早餐菜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少與多的領導哲學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華美學或台灣美學
作者: 捷客 日期: 2024.09.06  天氣:  心情:
楊渡/98%的中華美學
聯合報/ 楊渡

攝影家關曉榮曾寫過一本書《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意指原住民族在台灣只有百分之二的人口,他們在漢人占九十八%的台灣社會是如此少數,能被再現的機會如此微渺,只能不斷奮戰。

它嚴肅的指出,漢人才是台灣社會的主流。主要明清漳泉客家移民,占八十三%,以及約有十五%是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的外省人及其後代。那麼,中華文化在台灣有什麼奇怪?為什麼韓國瑜所主導的雙十國慶標誌,又被視為「華國美學」,並以此跟「台灣美學」對立起來?難道沒有民進黨的綠色,就不是美學?

所謂「華國美學」,其實是為了對應「台灣美學」而生的新名詞。那是一種反中的反諷。它想意指的,無非是台灣有自己的主體性,因此美學上也不同於中國,而這獨特性何在,卻無法說清楚。除了二%的原住民南島文化之外,實在說不出台灣的獨特性。為了充實內容,後來便有所謂的「宮廟美學」。但宮廟裡的每一尊神,都是來自於中國。媽祖、關聖帝君、玄天上帝、文昌帝君…,哪一個不是來自中國?

唯一台灣本土並得到普遍崇奉的神明,只有鄭成功。但鄭成功恰恰是以反清復明為志業,並且將他的精神內化為台灣人的信仰,得到民間的崇敬。所以,清朝諸多民變,莫不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即使到了一九一五年的噍吧哖事件,日本統治台灣已廿年,余清芳抗日所想建立的國度,仍叫「大明慈悲國」。

質言之,台灣的神明乃至想像的國度,都來自中國,那麼,台灣強調的「宮廟美學」到底與中華文化有什麼區隔?台灣美學最喜歡提起的電音三太子、跳家將、布袋戲、傀儡戲、南管、北管,哪一個不是來自福建?歌仔戲也是從閩南小調演變為有角色扮演的戲曲。戲劇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

就算是台語,也就是閩南語、河洛語,只不過有泉州、漳州、廈門的口音之分。那麼,所謂的台灣美學,不就是「中華美學之閩南美學」嗎?即使台灣有一些原住民文化,但終究是少數!少到任人皆知,除了作為政治符號,被拿出來當旗子耍,當權者根本沒有在乎過原住民。巴奈在總統府前靜坐二六四四天,毫無結果,難道不是最好的見證!

那麼,酸言酸語的「台灣美學VS.華國美學」到底是什麼意涵?從本質上說,就是「閩南美學VS.中華美學」,如此而己。

面對中華民國國慶,民進黨既怨毒又無奈。一個借殼上市的中華民國總統,心不甘情不願的站在「中華美學」的雙十牌樓之前致詞的時候,心中有一絲一毫的對中華民國的敬意嗎?這是不是對「想消滅中華民國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最大的羞辱?

直白說,作為中華文化支流的閩南文化,就是台灣本土文化的根底,刻意與中華文化對抗是沒有意義的。這正如辯論白馬非馬,是一樣的可笑。這也正如教育部把台語單獨成為一種語言,卻不知如何定義台語,更無視客語、原住民語、新移民語的多元並存,是一樣的道理。完全是井底之蛙的自鳴自唱。

酸言酸語,只會產生酸芒果,對台灣創造力,毫無助益。好好承認台灣的中華文化底蘊與海洋文化的特性,無論藝術或文學,文化自能開花結果。(
標籤:
瀏覽次數:206    人氣指數:406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早餐菜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少與多的領導哲學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