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88079
 立風小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城裡的月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關風月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不中?
作者: 立風小集 日期: 2011.06.23  天氣:  心情:
中不中?如何中?
下面這篇文章談了許多觀點,也提出其個人的看法,議題嚴肅卻關係未來局勢。
貼出此文後邀請到花醉先生誠屬可貴;雖然其風醉人醉語,能將嚴肅沉悶的主題,變身為老少咸宜的肥皂劇,
堪稱一絕。
......................................................................................................

「一國兩府」何如同中兩體 撰文/逍遙客 《轉載分享》

今(2011年6月23日)媒體報導: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楚樹龍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撰文,
提出「一國兩府」概念,主張兩岸若展開政治談判,
應協議維持「一中各表」的台海現狀,進而相互接受、承認對方是「『一個中國』之內的『中央政府』」。

至於大陸官方如何看「一國兩府」?
楚樹龍昨天受訪時說,據他了解,
兩岸在國共五大願景和很多地方,「都已這麼看了」,但還沒有這麼做。
但:兩岸應接受目前兩個對等政府的現實,
以對待正常政府的方式,稱呼對方領袖及官員。一國兩府「不拘泥誰中央、誰地方」。

他解釋,所謂「一國兩府」,是一個國家內的兩個政府,兩個政府是對等、平等的。
在二次國共合作時期,南京政府也承認八路軍、中國共產黨統治的地區,
承認邊區政府,就是一例。
銘傳大學教授楊開煌分析,綜觀各種兩岸關係模式構想,
可分為三大類:
如鄧小平「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後的設計;
而台灣方面提出的構想,則大多是從兩岸現狀出發為設計理念;
不過也有少數構想是以統一模式來設計,
如:中華邦聯或大陸學者提出的「分身國」構想(同一個頭腦,但有不同的身體)等。

讀完相關報導後,仍感包括「一國兩府」等概念在內,
何如筆者主張多年的:同「中」兩「體」!

大陸學者提出的「分身國」構想(同一個頭腦,但有不同的身體)等。
尚非具體的制度,但與筆者所說的:同「中」兩「體」,應有相同的意涵。
且不僅是從兩岸現狀出發為設計理念,更可作為長久的制度,
此非但有:
二次國共合作時期,南京政府也承認八路軍、中國共產黨統治的地區,承認邊區政府的前例,
而歷史上的很多史實,更可作為借鏡。

今天媒體並報導:
台灣至今獲得114個國家和地區免簽待遇,但日前遭民進黨立委指與香港和澳門無異。
對此外交部長楊進添昨天批評,把主權獨立的台灣和香港、澳門相比,
根本是自我矮化的「主權自虐狂」。

如果回顧中、美未斷交(民國67年,1978)前的情況,
筆者曾偶遇「功學社」老闆謝老先生夫婦於泰國曼谷廊曼機場,
因轉機誤點,未及赶上華航班機,入不了境,唯有睡在機場候機室椅子上;
而駐外人員,常須賴個人設法進入派駐的無邦交國家,事實俱在,絕非信口開河。
筆者多次撰文提及,
目前中華民國駐外人員所享有的「類」外交官優遇,絕非早年可比!
在國際上,已開創先例,我們希望不僅不要:自我矮化,
尤切不可有:台灣可能成為叛亂團體的毫未經思索的說詞!
試問,國際上,
自有史以來,曾有如此主權獨立的國家,自我貶辱為不堪的「叛亂團體」?
因之,
2012年的總統候選人,
必得對維護中華民國憲法、地位及兩岸關係,提出具體主張與決心。
兩岸的未來,綜觀目前各種情勢及可能的發展,絕不可寄望於下一代!
以現代人的智慧,尚不能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而委責於後世,自更非真正的愛台灣,
應只是貪圖享有一時的政權,根本無心於國計民生,
應為有智慧的選民及子孫後代設想者所不取!
至於解決之道,
筆者認為:宜以「同中」「兩體」的和、合,
取代大陸「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方針,以打破兩岸的僵局。

今日「台獨分裂勢力」之形成,與大陸當局忽視中華民國憲法有關。
蓋既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則中華民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上的「中」字,並無二致,
在同「中」兩體(台灣和大陸)的現況下,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則與「台獨分裂勢力」何異?
不僅有背「一中」原則,且更有違「反分裂國家法」之規定。

大陸總理溫家寶,曾在記者會中,
引用史記上之民歌,以兄弟「平等」的對待「台灣實體」,
則今後宜在維持「同中」「兩體」的現狀下,
力求「和」(和平)、「合」(合作),
既符台灣主流民意,亦符兩岸發生衝突時,各利害有關國家,對台海所持之策略。

胡錦濤曾說: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尚未統一,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開展平等協商,
是則筆者所主張的「同中」、「兩體」,已涵蓋胡氏的談話。

胡氏更曾語重心長的說:
雙方應站在歷史的新高度,來審視兩岸關係,並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
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凡是涉及到台灣同胞利益的事情都要認真對待,凡是向台灣同胞作出的承諾都要認真履行。
我們將忠實履行對台灣同胞作出的各項承諾。

筆者的「同中」、「兩體」,
從胡錦濤先生的談話,及2004年的「五一七聲明」可謂得到驗證,
此應為兩岸關係的最佳解決方案
(請參閱本報版首(法奶日報)熱門文章二:「同中」、「兩體」、「和」、「合」論)!
深盼雙方均能坦誠面對,勿再因意識型態作祟,
而影響「和」、「合」,更以能造福中華民族及子孫後代為共同願景,實殷禱之!

.....................................................................................................

閱讀後的想法

之1
立風小集

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承認台灣是大陸的一小部份,
只有台灣自己不能面對事實、接受現實。
以人民而言,護照管用最實際、有好日子過最重要;
《國名》對有權掌握稅金與政治者衝擊較大;
平心而論中國與台灣的政治各有優劣,
我認為需要「求同」的是兩邊的憲法體制,
不如修憲:保留雙方堅持的優點制度,淘汰詬病的極權部份;
憲法相近、治理國家的方式趨近一致,對外合成一強大國家,為什麼要反對?

堅持反對的,必是握有權力的「人」,
哪些人呢?
其一是美國,其二是檯面上的政治人物。

台灣,絕對是人類居住的好地方,(只要不被海洋淹沒)
過去許多國家發現台灣時都起了掠奪的野心,尤其是日本人。
不過長居在台灣土地上的各路人馬,從古至今,從來沒努力、盡心珍惜與保護它;
對待土地:建設無章、東挖西補、濫墾濫伐;
各色居民:相互仇視、利字當頭、不求長進。

堅持獨立的和認同統一的政治者,
必要明白條列出主張的理由是哪些?對居住台灣的人民未來的優勢是什麼?
憑口號訴求,糊塗老百姓跟著窮嚷嚷啥呢?
名字,只一筆歷史紀錄。

大陸與台灣存在複雜情感糾葛經年,兩方均試圖以和平方式處裡未來,
這說法可能遭遇駁斥:大陸的飛彈是不友善的表態,
然我比較相信飛彈的對象是部署太平洋的美方呢!
為什麼呢?
試想,彈丸之地哪需要幾枚飛彈的攻擊呢?目標水、電、通訊、交通四枚足夠了。
只有面對武力雄厚的野心家才需要大費周章吧!

台灣與大陸化干戈,美國恐不樂見。

.......................................................................................

《相關議題的閱讀》

之1
華府看天下 台灣是馬英九的原鄉----2011-06-10 中國時報 【傅建中】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61001037.html

二○○九年底我有機會見到馬英九總統,他送了我一本他寫的「原鄉精神」,
有人指出「原鄉」是日文,使我產生了一些排斥情緒,所以一直束之高閣沒有看,
最近華府天氣悶熱,為了驅悶,我把馬的書取下翻過一遍,
閱後我強烈的感受是:馬絕對認同並擁抱台灣,他的中國情懷淡到幾乎沒有,
難怪他說自己是「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可惜是「香港交貨」(delivered in Hong Kong),
否則就是道道地地的MIT了,而了無遺憾。
民進黨一天到晚罵馬「親中賣台」,實在冤枉了他。
 
馬英九濃得化不開的台灣情結讓我開始懷疑他一度似曾有過的中國情結,
馬在台大唸書時,曾以學生領袖的身分訪問美國,
經由朋友的介紹,那時我即見過馬,他給我的印象是氣宇軒昂,儀表堂堂,
有人形容馬展露於外的大陸性氣質絲毫不像一個在島國成長的青年,我同意這一看法。
不過真正叫我感受到他那中國情結的一面,是九十年代初他來華府出席早餐祈禱會,
順道拜會《華盛頓郵報》的女老闆葛瑞翰(Katharine Graham)。
 
一九八六年葛瑞翰夫人赴台專訪蔣經國,馬英九擔任翻譯,
在這次訪問中蔣經國首次透露將解除戒嚴,開放報禁,
在台灣走向民主的過程中是樁大事,而馬因是翻譯,留給葛瑞翰的印象深刻。
那天我恰好陪同另一位台灣的客人去拜訪葛瑞翰,我們到時馬尚未辭出,正向葛瑞翰致送禮物。
馬送的是一個「中國結」,還特別解釋這個繩結所代表的意義,
葛瑞翰欣然受之,並調侃他說:
「你翻譯得太快了,讓我筆記得很辛苦,太可怕了,下不為例」。
事實上,蔣經國已死,馬英九早已不再充當翻譯了,舊事不可能重演。
 
馬送「中國結」當然有其象徵意義,至少表示中國仍不時盤據他心中,
可是十餘年後當他撰寫一系列「原鄉精神」的文章時,
中國情結在他心中已蕩然無存了,
反而在台灣的幾位中國近代名人如胡適、雷震、殷海光被他移花接木式的當作「原鄉精神」的思想導師了,
這幾位先生地下有知,將不知作何感想?
 
馬從「中國結」轉化成「原鄉精神」,是一個有趣也值得研究的過程。
「原鄉精神」是由十六個台灣的故事組成,
第十五個故事「紀念台灣光復一甲子︱再造台灣精神」寫於二○○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那時馬父鶴齡老先生已經病篤,沒過一星期就蒙主恩召了。
最後一篇「邁向正常的民主社會」發表時馬父逝世已一個月了,
可以說馬英九已不再活在他父親大中國的陰影下了,
終於可以「原鄉精神」的面貌與台灣相見,為他的選舉鋪路。
 
馬英九當選後,就職演說中有所謂「我的親人埋骨所在」之句,
弦外之音是台灣已是他長於斯、死於斯的原鄉,
至於故國則是「不堪回首月明中」,
所以馬的境界是小國寡民,
什麼放眼世界,胸懷中國,都是陳義過高,不切實際的,
他父親「化獨漸統」的遺願,以馬政府現行的大陸政策看來,絕無實現之可能。
歸根結柢,台灣的「原鄉」是馬英九的終極世界。

之2
《兩岸解藥:從「統一論」到「連結論」》系列社論
http://tw.myblog.yahoo.com/nsfh@sbcglobal.net

兩岸應當共策「目標創新」---2010-09-02/聯合報/A2版/焦點

之3
從「統一論」到「連結論」──再論兩岸共策「目標創新」--2010-09-04

之4
三論從「統一論」到「連結論」---2010-09-12

之5
兩岸解藥:「連結論」好過「統一論」---2010-09-17

之6
「連結論」是兩岸的下台階與青雲路---2010-09-20

之7
劉世忠的坦率與隱諱---2010-09-14

美國學者史東(Jeremy J. Stone) 在新書揭露,
陳水扁在二○○○年就任總統之初,
曾同意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以「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北京進行會談。
這段敘述,在扁政府前總統府幕僚劉世忠的新著《歷史的糾結》(以下稱《劉著》)中獲得證實。
劉世忠說:
史東當時期許陳水扁打開中國大門,成為「台灣的尼克森」,而陳水扁確懷此一夢想。

《劉著》描寫二○○○年陳水扁首次當選總統時的情況:
心懷成為「台灣的尼克森」的阿扁,
不但宣示「四不一沒有」,且又不排除與對岸共同討論「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
再又呼應兩岸「同處一個屋簷下」的說法,承諾「政治統合」的可能性。
然而,到了此書收尾時的評論則是:
(陳水扁)下台兩年多,華府卻普遍仍對「陳水扁夢魘」有揮之不去的恐慌,
深怕民進黨重新執政會出現「第二個陳水扁」。

在扁政府曾任陸委會主委及駐美代表的吳釗燮為《劉著》作序稱:
劉世忠自二○○○年陳水扁當選總統之後,就跟隨阿扁,
後來成為「重要幕僚與文膽」,
因此對阿扁的政策談話內容與目標,是極少數能有全盤掌握者……。
再由於以吳釗燮的角色身分,曾在《劉著》付梓前參與校訂;
因此,
劉世忠這本書所揭露的史實與對這些史實所作的評價,其心態之坦率令人敬佩。

《劉著》的內容,
主要在敘述及評價陳水扁對「一邊一國」、「催生新憲」、「防禦性公投」、「反分裂國家法」、
「終統」及「入聯公投」等的決策背景及操作手法。
全書給人的印象是:
非但最後鬧到兩岸關係不可開交,
美國對陳水扁也「敵視與不信任」、「深感憤怒與不滿」、「對陳水扁的信任蕩然無存」,
在國內則以民進黨 二○○八年大敗收場。
《劉著》是從台灣外部的兩岸關係及台美關係效應,來評價陳水扁的政策;
此於陳水扁完全從國內選舉的考量來操作兩岸及台美關係,堪謂完全背道而馳。
簡錄幾段內文:
「(華府)對其(陳水扁)只顧國內選舉操作而罔顧兩岸可能風險的作法不予苟同。」
「領導者(陳水扁)忽略其『競選語言』與『官方語言』的一致性,……
讓美方對陳水扁略為恢復的信任再度受到損失。」
最後的結果是:史東所期許的「台灣的尼克森」,變成了「陳水扁夢魘」。

全書給人的印象是:
台獨只是操作選舉的題材,卻不是能夠用在美中台三邊競合關係的國家生存戰略。
這也是《劉著》在坦率之中的最大隱諱。
《劉著》認為,陳水扁失政的主因,在於陳水扁的剛愎、決策環境封閉,
或不當利用美國官僚的內部矛盾等。
但是,
這些尚皆只是「戰術」或「戰鬥」層次的問題,真正的要害是在「戰 略」層面。
經歷扁政府的八年折騰,已經證實「台獨戰略」絕無可能維持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平衡;
其實,
陳水扁不是不知這個道理(《劉著》稱:扁很清楚其可行性 微乎其微),
但他只是要用台獨來撕裂社會、操作選舉而已,
完全不問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國際效應,甚至是以挑釁三邊關係來挑激選情。
這其實才是《劉著》最重要 的揭露,卻竟也成了劉世忠筆下最大的隱諱。
所謂「陳水扁夢魘」,其實就是「台獨夢魘」。

劉世忠筆下的陳水扁,
馴順時,把就職演說稿呈美國御覽,更與美國來使面商公投方案;
叛逆時,面對美國的「懲罰與報復」,演出迷航,與美國「幾近反目成仇」。
清醒時,主張「政治統合」;
偏激時,宣示「四要一沒有」(台灣要獨立/要正名/要新憲/要發展/沒有左右問題,只有統獨問題)。
這豈是一個為國家掌舵的總統?實儼如一個酒駕的醉漢!

劉世忠亦為陳水扁隱。
例如,陳水扁到宣布「四要一沒有」及「入聯公投」的階段,
劉世忠仍指他是為了在卸任後留下政治遺產(Legacy),這是曲筆護扁;
然事實卻是,
當時陳水扁貪案大爆,他升高台獨操作,
其實是要佔據台獨教主的地位,作為他卸任後對抗司法的資本。
其次,
三一九槍擊案對陳水扁執政正當性的衝擊,
導致他後來的走投無路、鋌而走險,在《劉著》也是一筆帶過而已。

《劉著》自期能作為民進黨未來再執政時的參考。
但此書似將整場國家悲劇視為陳水扁一人的失敗,
卻隱諱了真正的敗因是在台獨戰略的絕對不可採行。
例如:
《劉著》暗示,陳水扁誤用「四不一沒有」綁住了自己;
但是,以目前兩岸發展趨勢觀,民進黨倘再執政,
若不說出比「四不一沒有」更確切的美中台三邊保證,台灣能走得 下去嗎?
陳水扁錯了,這是《劉著》的坦率;
台獨更是大錯,這卻是《劉著》的隱諱。
只要台獨還在,民進黨若執政,就還一定會有另一個走投無路的「陳水扁」。

之8
筷子理論:解讀兩岸關係民意大調查---2010-09-15

之9
一國兩府「不拘泥誰中央、誰地方」---【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2011/06/23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6415507.shtml

之10
一國兩府 正視現實【聯合報╱記者賴錦宏】2011/06/23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6415509.shtml

之11
和平協議就是中程方案【聯合報╱社論】2011/06/23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415504.shtml

之12
老鄧一國兩制 仍是對岸基調【聯合報╱記者郭乃日/台北報導】2011/06/23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6415512.shtml

之13
一國兩府‧枯樹生花..聯合報╱社論 2011/06/24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417671.shtml

之14
以「自由」感染中國大陸...聯合晚報/2011/06/23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416104.shtml

大陸觀光客自由行正式上路了,
每天開放500個名額,一年會有18萬人「自由」地來到台灣旅遊。
開放自由行的意義,
絕不只是多增加觀光商機而已。
另外一層重要的意義,在於兩岸互信程度升級,
我們可以大方地扮演主人的角色,
在接待客人的同時,不需要緊張提防「敵我關係」。
還有更重要的,
自由行能夠讓許多大陸朋友看到、感受到真正的台灣,
不像團進團出只能造訪專門安排的觀光景點。
大陸客能在台灣看到和感受到最特別、最美好的,不就在台灣的「自由」嗎?
他們喜歡看台灣電視的政論節目,
喜歡去參觀台北市政府和中正紀念堂,
喜歡到誠品書店買大陸看不到的書……。
這些事情背後的共通點,
就是台灣的「自由」。
台灣自由的環境,
自由的生活氣氛,
成為格外吸引大陸客的事物。

看得再深一點,這也就是台灣進一步影響、改變中國大陸的機會。
中國大陸愈加開放,
每年有愈來愈多人到世界各地觀光,接觸到不同的社會景況,必定潛移默化,
改變許多人對自己社會的看法和期許。
到台灣來感受台灣的自由,會加速、深化這樣的改變。

清楚明確的事實:
第一,大陸客來到台灣,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文字上的正簡體分別也很容易跨越,
因而可以有不經翻譯的第一手體驗,感受更直接;
第二、很多自由行的旅客,在台灣都有朋友,
可以從和舊識的輕鬆互動中,得到不被扭曲的資訊,明白這就是真實的台灣,沒有虛矯的宣傳或化妝;
第三、台灣也是個華人社會,台灣保留傳統文化的成分,
甚至超過目前的中國大陸。
台灣承襲此一傳統而演進成為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大陸應也有同樣機會。

台灣當然不是個完美社會,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然而在建構一個自由社會這件事上,
台灣一定能給對岸有所啟發、刺激,
畢竟像「艾未未事件」在台灣已不可能發生。
在台灣,
誰會怕一個具備獨立思考批判的藝術家,又有甚麼需要去對付這樣一個人呢?
大陸客來台自由行,希望能播下這樣自由思想的種子。

標籤:
瀏覽次數:430    人氣指數:4390    累積鼓勵:19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城裡的月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關風月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6-27 21:21
他, 73歲,台南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6 08:22
她, 99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4 23:27
他, 61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4 22:41
他, 61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3 21:15
他, 73歲,台南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3 21:15
他, 73歲,台南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3 21:14
他, 73歲,台南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3 21:14
他, 73歲,台南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3 21:14
他, 73歲,台南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3 21:13
他, 73歲,台南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3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