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52101
 恩汐在臉書等你♡缺水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情怯與忘卻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 一輩子的承諾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生命之鼓 ~~
作者: 恩汐在臉書等你♡缺水晶♡ 日期: 2008.08.02  天氣:  心情:
撰文�熊迺祺
台北縣十三歲的王天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取名「天佑」是外祖父的意思,外祖父希望他這一生能得到上天更多的保佑。王天佑前臂發育不全,雙手除了小指關節正常外,其餘四指均呈現彎曲。曾有一位醫生評估天佑每隻手必須動四次手術,再配合復健矯治,但也不見得能永久康復。於是,天佑媽媽吳受蓉決定不開刀,先從輔導天佑的心理開始。



















吳受蓉原在中醫診所工作,她擔憂天佑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在天佑出生後即不再工作,全心當個專職母親。心理建設的第一步,是讓天佑融入團體生活。天佑一歲時,吳受蓉想過送他到托兒所,但與其適應別人的生活門檻,不如讓同年齡的小朋友來適應天佑;吳受蓉和領有托兒執照的妹妹商量後,決定自己開家小型托兒班,讓天佑在符合自己的妥善環境中成長。

托兒班的遊戲與活動,讓天佑的雙手逐漸靈活。天佑三歲時,吳受蓉很掙扎到底要不要讓天佑開刀,後來到醫院覆診,醫生發現他已有替代性動作出現, 可以不用開刀。得到醫生的認同,吳受蓉決定讓兒子繼續這麼成長。過了三年,天佑讀大班時, 吳受蓉為了就近照顧孩子,到友人鄭守芳經營的安親班當老師。這時,鄭守芳無意間接觸中華音體教育發展協會正推展「日本和太鼓」,吳受蓉認為太鼓或許能協助天佑復健,遂決定自己先學,再看看能否讓天佑也學習。後來鄭守芳成立泰山鼓舞團,天佑母子倆就這麼栽進和太鼓的世界。

二○○一年暑假,天佑第一次離開母親, 到南部參加太鼓集訓課程。鄭守芳回憶說,當時天佑只能用小指頭夾鼓棒,整堂課只見鼓棒亂飛,她有些難過,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幫忙天佑,但天佑總是立即把鼓棒撿起來,再加入練習的行列。

接觸日本和太鼓的前半年,天佑經常揮掉鼓棒或跟不上節奏,日籍教練甚至建議把鼓棒綁在手臂上,不過天佑靠着堅強的意志力與努力摸索,竟選擇用小指夾着鼓棒,再把鼓棒尾端抵在手肘及腹部的方式加以固定,總算不再掉棒,逐漸熟悉握棒技巧後,開始苦練使力方式。

吳受蓉說,為了適應固定及運轉鼓棒的技巧,天佑常把皮膚磨破,她捨不得兒子吃苦,數度要兒子放棄,但天佑卻告訴她,「我喜歡打鼓,要打鼓打到老、打到死。」讓她相當動容,決定陪兒子度過一切挫折與難關。

經過四年的練習,天佑除了力氣仍嫌不夠,各種大、小鼓幾乎都能打,其間他跟着團員南征北討去表演,二○○五年暑假更受邀到日本愛知萬物博覽會演出。 吳受蓉認為,學鼓讓兒子重拾信心。國小五、 六年級時,天佑甚至能夠和同學一塊打籃球,由於他自創的「挖地瓜」方式打球法很特別,同學不但不嫌他,反倒很喜歡和他一起打球。

二○○六年,日籍和太鼓專家到台灣看天佑,對他的表現鼓勵有加,允諾要特製一面「揹鼓」給他專用,讓他興奮不已。天佑並引用母親常說的話:「只要有能力,就能讓人看得起。」

「兒子的雙手只是外觀和一般人不一樣,功能卻是相同的,是很棒的雙手。」吳受蓉從天佑出生後就這麼認為,也以相同的話鼓勵他。

「如果太保護天佑,反而會阻礙他成長,讓他失去面對自己的機會。」吳受蓉期許天佑擁有自己的能力,也希望他以後能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小朋友走出來。

每當面對外界異樣眼光時,吳受蓉總說:「我腦海裏想的是該怎麼陪兒子成長、如何讓兒子學習,哪有時間傷心難過。」

二○○六年母親節,王天佑對母親說:「媽媽,謝謝你生下我,養育我長大。」 吳受蓉聽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她覺得天佑真的長大了,不用再擔心了。

【讀者文摘2008年6月號】
標籤:
瀏覽次數:176    人氣指數:6156    累積鼓勵:29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情怯與忘卻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 一輩子的承諾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