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58666
 【爺】yolu♥™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马英九wait 1minute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Yahoo:我們的總統像個皇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馬氏英九傳
作者: 【爺】yolu♥™ 日期: 2007.11.14  天氣:  心情: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8%8B%B1%E4%B9%9D


  2. 姓名


    英九的名字根據他自己的說法[5]是源自於族譜,「英」為「上尊大人,英才繼起」,「九」則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2]



    生平


    馬英九祖籍湖南湘潭縣馬家堰,出生於香港九龍廣華醫院,並曾在調景嶺居住。父親馬鶴凌,在對日抗戰時,曾參加青年軍[3],最高公職為行政院青輔會處長(十二職等),退休前的職務是國民黨中央考紀會副主委。母親秦厚修曾任中央銀行外匯局主任,家中育有五個子女,馬英九是唯一的兒子。


    他在一歲時隨雙親搬來台灣,國中時就讀台北大安初中,高中時就讀台北市建國中學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旋服預備軍官役,任職左營海軍後勤司令部。1974年,考取中國國民黨中山獎學金美國攻讀法律,獲得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馬英九在哈佛時,課餘也兼任波士頓通訊的主編。同時,他也是紐約市柯爾迪茲法律事務所的實習律師,馬里蘭大學法學院的研究顧問。而有指其嘗參與反共愛國聯盟[4],然而本人未嘗承認。


    以下,則列引幾段馬英九當時擔任主編時撰寫的文章:[5]


    -




    • 中央民意代表新陳代謝問題,應實現兩個原則,一是充分反映國內新生政治力量,二是維持憲法精神[5]



    • 不贊成立刻解嚴,但國府應全面檢討有關戒嚴法規,以增加人權保障、縮小軍事管制為原則[5]



    • 台獨份子的處理問題:最高指導原則應是「不是敵人,便是同志」,我們必須反躬自省,為什麼一個在國內受過十多年教育、享受過經濟繁榮的年輕人,會在負笈海外之後同情或支持台獨?[5]



    • 二二八事件的問題:我們相信,在那場悲劇中,難免有一些無辜受害的人,不但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名譽,一直到今天,還是背著「叛徒」名義,含冤九泉之下。我們認為,這些冤魂,應有恢復名譽的一天。[5]



    • 對於台獨「多數統治」,也就是應由人口較為多數的閩南族群來統治台灣的主張,我們認為應該改以「機會均等」,也就是不分省籍,所有人都有同等的機會競爭[5]


    -

    畢業後,馬成為馬里蘭大學法學院研究顧問、波士頓第一銀行法律顧問,並在紐約一家律師事務所任職。


    2006年第88卷第6期的《傳記文學[6]》裡<馬鶴凌、馬英九父子與革命實踐研究院>一文中,提馬英九自述在民國70年3月曾赴紐約實習,利用公餘時間蒐集各方資料,完成一篇名為『恐怖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的英文論文,並「送交有關單位在美國運用」。



    進入政壇


    1981年馬英九回到台灣,步入政界發展,未經公職考試即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是蔣經國的英文翻譯。1984年出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1986年通過甲等特考[6]1988年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兼大陸委員會(陸委會)工作會報執行秘書,1990年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員。1991年馬英九不僅升任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還當選國民黨不分區國大代表


    另有五件事,是比較不為外人所知的:[7]



    • 在擔任第一局副局長任內,馬英九有機會閱讀到給總統的陳情信。當時一位在綠島的叛亂犯陳明忠,希望能夠獲得保外就醫。馬英九看到了,決定協助他,最後讓他獲得假釋出獄,而他與陳明忠互不相識。[7]

    • 當年呂秀蓮入獄,馬英九曾安排在哈佛的老師孔傑榮(Jerome Cohen)與出外就醫的呂秀蓮在三軍總醫院的會客室見面。[8]

    • 當年蔣經國決心改革國會,提出「充實中央民代機構方案」,許多人建議設立「大陸代表制」。馬英九為此,兩度赴蔣經國寓所,陳述反對設立大陸代表制的理由,蔣經國皆笑答「不需設」。後來,蔣經國推翻設立大陸代表制的構想,並為此公開稱自己是「台灣人」。[7]

    • 1992年6月,馬英九赴柏克萊參加有關兩岸關係的座談會,對岸傳話願意安排馬英九與汪道涵私下會晤,馬英九拒絕了。[7]

    • 1980年,馬英九負責草擬「國家統一綱領」。當時極受矚目的一項,就是談中國統一的時機與方式。馬英九建議的文字是「中國的統一,其時機與方式,首應尊重台灣地區人民的意願,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原則下,分階段逐步達成。」後來「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的「意願」被改成「權益與福祉」。[7]


    1993年連戰出任行政院院長,馬英九受邀出任法務部部長,但由於對地方上黑金勢力的打擊。[7],撼動國民黨長年來經營的人脈基礎,曾經有人指責「這樣做是殺雞儆猴,但不必連猴子也殺掉吧。」連戰受到的壓力與日俱增,直至李登輝在1996年總統大選獲勝後,由於新黨民進黨開始合流,故決定暫時以連戰續任行政院長。在一次與民意代表的座談中,有人表示支持連戰續任的條件中馬英九下臺是其中一個。,1996年,馬英九轉任為行政院政務委員。此點有著「縱放囚犯」還是「給予改過自新機會」的爭議。


    翌年,連戰內閣飽受白案等政治風雨,馬英九提出「辭官退選」聲明,不參選1998年台北市市長選舉,在程序爭議下(在截止日期後月餘提出申請),取得政治大學法律系的專任教職,並表示以後專心教育,不涉足政事,並聲明表示不參與台北市長選舉的言論多達兩百餘次[7][9],但是不久之後的1998年,經多人勸進與其父馬鶴凌的勸說,馬參加台北市市長選舉國民黨內初選,當時馬被黨內認為是唯一有希望擊敗尋求連任的陳水扁的強棒。結果馬在國民黨初選中勝出,而成為該屆台北市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


    1998年的台北市長選戰,主要候選人為民主進步黨籍、尋求連任市長的陳水扁,中國國民黨籍、時為卸任政務官的馬英九,以及新黨籍的前立法委員王建煊。最後,馬英九以51.13%的得票率擊敗陳水扁(得票率45.91%)、王建煊(得票率2.97%)等對手而獲得勝選。競選過程中,曾有人認為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對該黨候選人馬英九支持的態度並不明確,甚至認為李登輝暗助陳水扁,而其癥結在於馬英九「外省人」的出身。在選前最後數天,李登輝在造勢大會上高舉馬英九手臂,稱馬英九為「新台灣人」,此舉被認為對馬的選情有所助益。



標籤:
瀏覽次數:94    人氣指數:694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马英九wait 1minute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Yahoo:我們的總統像個皇帝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