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456311
 ✿ღ 乘願下凡 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進擊的白髮常按4智慧穴頭髮反黑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想要身體健康 9成民眾只想不做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憂鬱≠憂鬱症
作者: ✿ღ 乘願下凡 ღ✿ 日期: 2013.09.26  天氣:  心情:
憂鬱≠憂鬱症 壞心情逾2周速就醫 作者 記者駱慧雯– 2013年9月26日 下午7:38

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國內約有209萬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秋冬悄悄到來,是好發憂鬱症的季節,但許多民眾不認為自己有憂鬱傾向,任由壓力和負面情緒持續累積,恐增演變成憂鬱症的風險。調查發現,國內約有209萬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呼籲若情緒低落、失眠,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症狀持續2個星期以上,應盡快就醫,且透過定期運動抒解情緒。

調查:全國約209萬人有憂鬱情緒

董氏基金會公布針對18歲以上民眾所進行的「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結果」,發現1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對比同年齡的人口總數,推估有209萬人有明顯憂鬱情緒的困擾,需尋求專業協助。

憂鬱情緒≠憂鬱症 辨別注意嚴重度和時間

「憂鬱情緒」不等於「憂鬱症」,但本次調查卻發現仍有64.4民眾不知道或不清楚兩者間的差別,數據與以往研究結論相差不多,顯現心理衛生教育的宣導仍有待加強。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醫師表示,若將憂鬱情緒比喻為「疼痛」,憂鬱症就像「骨頭斷裂」,憂鬱情緒和疼痛分別為憂鬱症和骨頭斷裂的症狀之一,不能直接劃上等號,也不一定要接受治療,通常已變成「病」的憂鬱症才需積極治療。


憂鬱就像快樂、悲傷一樣,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只要經適量紓解就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不過,劉嘉逸醫師提醒「憂鬱是種情緒,憂鬱症才是病」,若出現以下憂鬱症的五大面向,且嚴重程度已影響生活,時間持續超過2個星期,則可能憂鬱症,需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

【5大面向看憂鬱症症狀】

1. 情緒表現:一般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憂鬱症患者常會伴隨憂慮、緊張、易怒等負面情緒。

2. 認知表現:腦力和注意力變差,自覺無用的悲觀想法。

3. 行為表現:有些人的動作量會減少、動作變遲緩,但也有些患者卻會更顯激動。

4. 生理需求:失眠或嗜睡、食慾降低或增加、性慾和性功能降低。

5. 身體症狀:心悸、胸悶、便祕、多尿等自律神經症狀;另有頭痛、腰痠背痛等身體不適。


紓解憂鬱情緒 有氧運動最有效

如何才能紓解憂鬱情緒,甚至預防憂鬱症發作?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調查發現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每5人中僅有1人,比其他紓壓方式所佔比例較少,但求助專業或醫療協助的比例卻最低,紓壓效果最好,遠勝於抽菸喝酒、大吃大喝、放任不管等方式。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學系教授徐錦興表示,運動對憂鬱情緒的紓解有4大好處,包括刺激大腦產生快樂因子、抽離原本不開心的情境、增加親友陪伴、增進自我挑戰和肯定。

但運動時應視個人身體狀況量力而為,參考依照WHO建議,每周進行累積達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登山;若每周做75分鐘的強度有氧運動,每次至少10分鐘。若以吹口哨做比喻,簡單吹出完整曲調,相當於輕度運動的強度;曲調吹得斷斷續續或上氣不接下氣,相當於中度運動的等級,而強度運動則是連吹口哨的嘟嘴動作都難以完成。
標籤:
瀏覽次數:224    人氣指數:2024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進擊的白髮常按4智慧穴頭髮反黑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想要身體健康 9成民眾只想不做
 
給我們一個讚!